马可·波罗与福州海丝文化

Zenon中文网

栏目分类
ACA 官网
ACA 官网
你的位置:Zenon中文网 > ACA 官网 > 马可·波罗与福州海丝文化
马可·波罗与福州海丝文化
发布日期:2025-01-04 18:28    点击次数:109
作者:陈守强 《后汉书·郑弘传》记载“旧交趾七郡,贡献转运,皆从东冶泛海而至”,不知道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“贡献转运,皆从东冶泛海而至”?有没有想到这是因为福建的闽江水系、浙江的富春江水系和大运河所致?福州是海丝之路的枢纽,元朝时期意大利人马可·波罗的游记很好地说明了这个事实。 一 马可·波罗是一个出生在意大利威尼斯的商人、冒险家、旅行家。他从陆上丝绸之路进入中国,在北京当了十几年的官后,又从海上丝绸之路回国。他回去走的陆地部分的这条海丝之路,与后来的明、清册封大臣前往琉球册封时往返走过的道路完全重合,证实了由闽江水系、富春江水系、大运河构成了从福州到北京的这条海丝之路。 马可·波罗回家途中,路过福州,故在他的游记中记述了元朝初期福州海外贸易的盛况。马可·波罗1254年出生于威尼斯,很小的时候,他母亲就去世了。当时,他的父亲和叔叔还在东方旅行。15岁那年,他的父亲和叔叔带着元朝忽必烈皇帝致教皇的书信,以及要求教皇选派懂技术、有修养的教士到东方传教的邀请,回到威尼斯。2年后,马可·波罗的父亲带着小马可再次前来中国。小马可精通四种文字,能读、能写,有很强的工作能力。在完成元统治者委派的工作任务时,还用心收集各地的风俗民情、奇闻轶事,回来后讲给元统治者听,使得元统治者的好奇心得到极大满足,故深受元统治者的倚重,经常被委以重任,前往各地处理公务,到藩属地执行机密任务等等。 马可·波罗在元朝当了十七年官,期间屡屡提出回国的要求,都得不到批准。后来,他总算抓住一个难得的机遇,得到了准予回国的机会。他从北京出发,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南下,到达福州,然后转道泉州回国。马可·波罗陆上、海上丝绸之路都走过,两者相比,他认为走海路比陆路更方便、安全。而且,海路比陆路使用的费用更少,使用的时间更短。 二 马可·波罗回家的路线是从元大都即现在的北京出发,沿着大运河到达杭州。接着他通过富春江水系到衢州,然后到闽江水系的浦城、建宁(即今天的建瓯),再到南平、福州。他记载道:“沿同一方向再走三日,就到达了衢州镇”,“再走三日,到达处州”,“经过此城后,就进入了蛮子的另一王国,或总管区域,叫作福州”。马可·波罗在“福州王国及其首府福州”中写道:“离开京师管辖的最后一座城市处州后,便进入了福州王国,其主要的城市叫福州城。”“这里物产丰富,人民生活富足,野外的狩猎活动也很频繁。尤其是鸟雀,种类特别多。此地的居民都是大汗的臣民,从事商业和手工业”。马可·波罗从古建宁府(建瓯)沿着闽江顺流而下,先到达“候官城”。他说:“离开建宁府,前行三日,来到候官城。沿途经过许多市镇和城堡,这里的居民是偶像崇拜者,盛产生丝,并且大量输出”。“此地以大规模的制糖业著称,所产的糖大多运往汗八里,专门供给宫廷。这里在纳入大汗的版图前,居民是不懂得高超的制糖工艺的,制糖手段十分落后。那时所制的糖,冷却后,竟呈一种暗褐色的糊状。在大汗统治期间,刚好有些巴比伦人来到帝都”,“并且被派到了这个城市,于是他们教授居民用某些木炭精制食糖的方法”。 历史上的候官,因为地处闽江边,土地多为沙土地,适合种植甘蔗和桑树,所以这地方盛产生丝和红糖,与马可·波罗的记载相符。马可·波罗的游记也是对曾经的“福建不能养蚕”之说的一种否定。接着,“沿着同一方向再走十五英里,就是福州城”,“这个城市的中央有一条河横贯而过,河面宽一英里,两岸都建有高大豪华的建筑物”,“在这些建筑物前面停泊着大批的船只,满载各种货品,特别是糖,因为这里也出产大量的糖。有许多商船来自印度,装载着各种珍珠宝石,一旦售出,即可获得巨大的利润。这条河离刺桐港不远,河水直接流入海中,因此印度来的船舶可以直接到达这个城市”。 马可·波罗在泉州见到的情景是:“宏伟美丽的刺桐城。刺桐城的沿海有一个港口,船舶往来如织,装载着各种商品,驶往蛮子省的各地出售。刺桐港,这个地区风景秀丽,物产丰富”,“印度内地有许多富人来到这里,仅仅是因为想刺得一身美丽的花纹,因为这里的纹身技师以人数众多,技艺出众而驰名”。 游记记载的与印度有关的内容,不由地让我们想起福州的一句形容词方言“非常非常多”,发音叫“印度”,看来这个方言词组还真的有渊源可溯。元朝的福州,“各种食物都很丰富,并且还有许多令人赏心悦目的果园,出产优质美味的水果”,这就是当年马可·波罗看到的繁荣富庶的福州。元统治者从富庶的福州得到了巨大的收入,“大汗从福州总管的辖区内所获得的巨大收入和从京师所得的一样多”。 三 马可·波罗离开泉州后,来到古代叫占婆(注:占城)和交趾的国家。他说占婆“每年向大汗进贡大象”,把“国内最大和最美的二十头大象进贡给大汗”。游记还记载“印度的缅与班加剌的军中有为数众多的大象。于是鞑靼人立刻杀死了他们,只留下那些惯于驾驭大象的驭手,并凭借他们,擒获了二百多头大象”,“自这场战争以后,大汗军队就经常用象作战”。占城跟福州的关系十分紧密,不少文献资料都记载了两地之间的距离,如《明史》记载:“自福州西南行十昼夜可至”等等。在宋史里也曾记载,占城等国经常给宋王朝进贡大象的事,马可·波罗游记与宋史记载相吻合。还有马可·波罗回家走的这一条路,说明了由大运河、富春江、闽江构成了古代东南亚人来往于南、北宋和元朝京城的海丝之路。 占城给宋、元统治者进贡过大象,所以,我们可以在福州柔远驿的旁边找到一个叫“象园”的地方,民间传说它就是圈养从东南亚运来大象的地方。从马可波罗的游记里,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情况,即宋、元以前,福州就是海丝路上一个重要的枢纽,因为通过三条河流的河运,从这里可以比较轻松地抵达南、北宋、元朝以及更早以前的各朝各代京城,马可·波罗游记进一步证实了福州海丝文化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。 《福州晚报》(2023年3月9日 A07版 闽海神州)

Powered by Zenon中文网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© 2013-2024